
鑄魂 、強根
育人 、樹形
鑄魂 、強根
育人 、樹形
拍攝:記者 黎靜 柳鋼集團 剪輯:記者 黎靜
1月16日15時許,冷軋廠生產技術室工藝技術員王松走進廣西柳州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冷軋板帶廠(下文簡稱冷軋廠)冷軋C立方智慧管控中心,他打開電腦進入柳鋼集團自主研發的“AI數智鋼卷平臺”程序,就能查看到每卷鋼生產過程中所需水、電、氣、工業介質、人工等每道工序的成本,價格精確到幾分錢。此時,在一眾黑色成本數據中,有一處紅色數據十分顯眼,表明此卷鋼的該項成本超出目標范圍,王松對此進行了標注,需要事后尋找超標原因,為下一次優化生產流程做好改進規劃,從而更有效地進行成本控制和預算分配。
工作人員通過電腦進入柳鋼集團自主研發的“AI數智鋼卷平臺”程序實時查看各工序完成情況。記者 黎靜 攝
降本增效,是新時代企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精益管理是實現降本增效的有效手段之一。
“以前,生產成本通過每個月消耗的備件、能源、電耗等所有成本計算出來后,再按照總產量去核算噸鋼的成本,核算周期較長,且冷軋廠生產工序較多,傳統的統計方式無法滿足精益管理的要求。”王松說。
為了解決這個難題,柳鋼集團持續抓牢算賬經營、推動降本增效,把精益管理作為高質量轉型發展突圍良策。
冷軋廠作為柳鋼集團生產末端,積極尋求降本增效之道,但冷軋鋼卷需要經過酸軋、二十輥、脫脂、退火、平整、重卷等煩瑣工序生產,生產成本計算復雜,為此冷軋廠將目光投向人工智能。
冷軋廠生產工序煩瑣。柳鋼供圖
“AI數智鋼卷平臺,以冷軋廠自主研發的數字鋼卷模型為核心。”冷軋廠電氣主任工程師朱旋說,2024年11 月,冷軋廠通過在生產過程中每道工序部署傳感器,實時采集冷軋鋼卷生產過程中的數據,依托柳鋼集團數據中心,融合了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推進AI數智鋼卷平臺建設。
依托AI數智鋼卷平臺,冷軋廠各工序生產線的鋼卷成本能夠單獨核算。柳鋼供圖
如今,AI數智鋼卷平臺主線已基本完成,冷軋廠已實現各工序產線的鋼卷成本的單獨核算,為企業實現“算賬經營”打下基礎。
“目前平臺成本數據準確率達到95%以上,成本數據形成高質量、可信賴的數據資產。”朱旋說,基于精確的成本數據,能清晰地了解到每個生產環節的成本構成,根據市場需求和成本情況,靈活調整產品結構和生產規模,做出更加科學合理的生產決策,提升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AI數智鋼卷平臺,讓冷軋廠實現有效控成本在這里具象化了。
目前,冷軋廠生產處于滿產狀態。記者 黎靜 攝
目前冷軋廠生產處于滿產狀態,成品發貨平均1萬噸/天,24小時內都能按照需求發貨。
1月16日17時許,工人們操控吊車,將包裝好的冷軋鋼卷一一放進停靠在車間外的貨運火車里。此時,朱旋手機響起,是柳鋼集團其他生產企業負責人想與他探討如何在自家企業建立AI數智平臺的電話,而類似的電話近期他陸續接聽過多次,大家目標一致,希望通過平臺探索挖掘出最低成本生產路線,為科學排產提供數據支撐,進一步實現精益管理,促進降本增效。
24小時內冷軋廠都能夠按需求發貨。柳鋼供圖
冷軋廠使用“AI數智鋼卷平臺”實現實時“算賬”控成本,只是柳鋼集團通過智能化驅動企業轉型升級的一個縮影,隨著“數智柳鋼”建設不斷推進,基于數字化的精益生產運營能力也在不斷提升。